聖佛法王開示
上師禪修法會開示心要節錄
佛性乃一切眾生,與生俱有,不須外求。
禪之所指曰:「如來本心禪,頓超圓性禪,此是禪之佛心本義。」
禪宗又名佛心宗,宗門之始,是世尊於靈山會上,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以心傳心不立文字,永傳慧命,脈脈相傳。靈山會上,佛以不說而說,迦葉尊者以不聞而聞,深體世尊無上甚深妙旨,戶受世尊付以心印,為禪宗之祖源開始,後來印度達摩祖師(藏語帕當帕桑結),來漢土傳禪宗,並付楞伽經以印心,楞伽經云:「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此禪宗不立文字之究竟,因此禪宗又別名佛心宗。
達摩祖師是漢土禪宗第一代祖,原是印度一個小國的王子,拜師般若多羅尊者。達摩傳二祖慧可(俗名神光,河南洛陽人),曰:「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達摩若從釋迦傳迦葉為始,乃禪宗第二十八代祖,至慧能大師時為第三十三代,六祖慧能亦曾說:「無二之性,即是佛性」,又立無念為宗,並說「無」者無二相,無諸塵勞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後來許多禪門人士,常誤參此話頭,以「無念為宗」成宗語,被許多大德禪師斥為死寂無意義之話頭,並斥石堆瓦礫、棺內死屍,皆是無念,豈不皆已明心見性而成佛?
楞嚴經是一部道盡佛法顯密禪及淨土各宗之秘要寶藏,學佛之人可參研此部佛經,以解禪意,並辨魔識,了脫死生,是佛語智慧之法寶,詳參於學禪學密諸宗大德,必有所益,亦可明辨云何佛魔之智愚?依智性而成佛心。
至於佛家常說「一念清淨,即是菩提」,與「一念無明,便落死生」。這個差異。彌勒菩薩曾說:「有分別是識,無分別是智,依識染,依智淨,染有死生,淨無諸佛」。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文殊與世尊佛對曰:「如是世尊,我真文殊,無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則二文殊;然我今日非無文殊,於中實無是非二相。」這個是說佛性無非,以文殊之大智慧,一真為智,自無是非分別,若說有真文殊,便落有無之對待,念之一起,便有是非,這即是分別妄惑,以一念所起,分別起念,一念以識性想,識以存心,是即虛妄,以此一念之分別識,念念相續,即有生滅,有生滅即輪迴煩惱,是曰無明妄惑。若說無念頑空,無靈明覺知之用,無有覺體,所以非菩提本生處。若以一念清淨,入圓明鏡光交處,返聞照性,心心徹定,不起染分相別,不令一念漏落於聲塵境界,當體清淨,圓慧由生。
禪宗以止觀攝於其中,由凡夫而至成佛,止妄惑靜定為方便門,禪雖分有世間禪,出世禪,出世間上上禪、九次第禪、行禪、念禪、自性禪、清淨禪…,雖有種種名目,實則慧性歸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皆因應眾生根器施以教化方便。
禪宗有六妙法門之安立,此是內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徑。禪者漢譯為「思惟」,或「靜慮」。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結草安座,仰觀天星,內視靜慮覺照,乃頓悟眾生皆具佛性之真心。
禪宗的六妙法門是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
一、「數」是數息:此即由入座調息,以數字專注而使心不馳散,叫「修數」。數息日久,漸漸純熟,從一到十自然不亂,出入息皆微而輕然,不用著數而 念,即名「證數」。
二、隨:即數息出入已能心息相隨,心隨於數,數隨於心,心息相依,綿綿密密,就叫「修隨法」,心既漸細,覺息的長短,可以遍身毛孔出入,意靜寂然 凝住,這叫「證隨」。
三、止:不念數隨息,把箇心,息諸緣慮,凝寂其心,止於鼻端,這叫做「修止」。修止以後,忽然覺得身心內外,好像不見,泯然入定,這叫「證止」,這止定雖好,仍未究竟,必須心光返照,令他明了自體,此時須修觀。
四、觀:這時於定中細細審視,微細的息出入,如空中之風,了無實在,這叫「修觀」。如是觀久心眼開明,徹見息的出入,已週遍全身毛孔,這叫「證觀」。
五、還:我們既然用心來觀照這息,就有能觀的心智,所觀的息境,境與智對立,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應該歸還於心的本源上,這叫「修還」。這能觀的心智是從心生,亦隨心滅,一生一滅,本是幻妄,不是實在的。如海水起波浪,水止時波即寂,心的生滅,恰如水之波浪,一起一滅,此不名真心。應觀真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名空,空故無觀心,無觀心也就不現觀境,境智雙泯,這叫「證還」。既證已,尚存一還相,應當捨還修淨。
六、淨:一心清淨,不起分別,水叫做修淨,心如止水,妄想全無,真心畢露,也不是妄想以外另有箇真心,返妄全體歸真,猶如波平仍是水,這叫證淨。
此六妙門與密宗大印後有相似之處,若說破三關之譬喻,「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初關譬於妄有。「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二關譬於頑空。「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三關譬於非有非空,返妄歸真。
這六妙門依次第入第六證淨心成就,即發三乘無漏果,具足諸禪三昧,此時真禪師也。
卍卍卍
修禪和心氣有很大的關係,但如果把靈光靈氣小大週天之學說,也搬入成為禪意之宗旨,這是一種外道不究竟的禪法,是隨落輪迴的養生氣功,與佛教之禪法是相異的。
漢土禪宗雖亦強調禪是修心,亦是養性,但這祇是一種方便,因為禪之本旨真指佛心本明,而這個本明在密宗指的是心氣不二所圓成之法報化三身齊現證量,禪宗不立文字,及不說諸法,依定而圓明發慧,所以不須接受灌頂,不賴他力,此自性佛性人人本具,自性顯真覺,不待顯生,本來即具,是禪之真心,亦大手印之本明。
禪既不指禪定,亦不是專注,或者是指示、譬喻,或動作、文字可表之,若有言說、文字、止觀,皆是方便之示現,引禪之趣向而已,佛性乃一切眾生,與生俱有,不須向外馳求,因此禪之所指曰:「如來本心禪、頓超圓性禪,此是禪 之佛心本義。」
修禪靜坐法,名曰坐禪(餘有行禪、立禪、念禪、臥禪…等法),依七支毘盧坐功法,必先調身、調息、調心,此調息之功夫,亦即呼吸之法,是使粗氣證入微細身心之方便,引氣通達於心光明,是密宗菩提道解脫門之法要,禪所契合密之真性,惟入此禪心密意者可明不共之理趣。所異者禪之真心直趨果法,不立見、道之次第,而密宗之本淨見及四灌頂道別有勝義。
修密清淨,與無垢解脫門,皆立有四喜、四禪、四空之次第。四喜合於本生菩提紅白樂運義、四禪為明相義、四空為無念義,若於樂覺受相,而生起貪著,必墮欲界。於禪明覺受相,生起執著,必墮色界。於空無念覺受上,生起執著,必墮無色界。
禪有色界四禪定法:「初禪之境,心身虛寂,內外無物,定心堅強,空淨清明,而現八觸之相及十功德。」所謂八觸者:
一、動觸:坐禪時身起動搖,此是氣動之相,不可著迷,著則入魔。
二、癢觸:忽而身癢如無置身之處,此是火體。
三、輕觸:感身輕如雲如塵,有飛行之感,此是風相所感,有人誤為靈魂欲出竅,因而著魔,識起魔變,自以為有出神之能力。
四、重觸:威身如大石,不能少動,如定石般,此為地體。
五、冷觸:感身如冰冷,此水體。
六、煖觸:感身熱如火,此為火相。
七、澀觸:身如木皮,此為地相。
八、滑觸:身滑如乳也。
此八觸乃初禪將入二禪時之覺受相,地、水、火、風體相生起之變化,皆不應驚慌或執著,否易入病障及魔擾,亂了脈氣,虛幻惑感,便入地獄坑中,永為魔之子民。初禪之十功德相有空、明、定、智、善心、柔軟、喜、樂、解脫境界相應之功德,是以真修禪法佛子,其善心定境,空明樂智會不斷增長,以至入二禪時定心益淨,再至三禪四禪,不為苦所動惑,境從內心起,遍滿身分,美妙無比,出入息止,澄寂湛然,入不動定,故名捨俱禪,無苦樂受,居於色界。
若於九次第禪之滅受想定,斷一切煩惱有漏及妄心,趨入覺慧,頓能超出三界。若於我處虛空中央定上生起執著,必墮空無邊處定上。但解諸法唯識,而生起執著,必墮識無邊處定。若以為任何皆無所有,而生執著,必墮無所有處定。若以為非有非無,非想非非想而生執著,必墮非想非非想處定。
卍卍卍
禪是一種高深的教法,也是一種高深的學問,因為禪本身具有世出、世間等的不同次第,出世間是直指本心,發起圓明妙慧之真如,是究竟的徹見佛性菩提大法,不須要真言咒力的念誦,不須要念佛的繞行,直接從本性上了達空性法身果的證量。越然分有頓漸二門,皆是適契於眾生根器,果上是平等無二,沒有高下之分;由於禪是任運之覺照,返觀自性而成就佛身,所以與密宗所說「大手印」極為相似。密宗具有禪心本源,禪宗亦具密之金剛三昧,禪與密祇是教化眾生不同時機的應化,實質沒有所謂禪或密的分號,是禪亦密,是密亦禪,今所以立說禪密雙修,是引導眾生契入不同根性之方便。有的眾生不明白云何是佛性?云何是究竟?有說禪好,有的說密好,有的說念佛淨土好,這是眾生凡夫心的我執分別,佛是大覺智慧圓滿者,法法宗門俱通佛性,念佛是自性,禪亦自性,密也是自性,明了自性,即是佛成之根本。所以若就佛性說,禪、密、淨土皆是圓明自性,了悟本心,俱為如來妙智明體所出,無有差別相。
密宗分有解脫道與般若道二種方便門,解脫道含攝較廣,包含了諸佛如來真言、手印、觀想及心氣不二脈明點的功德;所謂密咒,指的是如來本心,是諸佛密語光明體性,是報身功德,佛對菩薩所宣說,所以真言能自利利他,也是佛教所說大乘慈悲之精神。由於密宗真言性利功德,歷劫不壞,堅固如金剛,所以真言密教又被稱為金剛乘教。
佛之真言神咒,既是指的如來本心,當然也就是禪宗裡所說的真心,真心即自性,自性即佛身,是心即佛,是佛即心,即身成佛,身心不二,禪密相通。禪雖名為般若道,直取明心見性宗旨與解脫道心氣理趣是不二,是相共圓通的。如果每一位修佛的弟子,能明白這層道理,佛心無有差別,沒有是非對待,也就會明白禪就是密,密也是禪(禪心密意),所以別立名相,是諸佛如來慈悲,為普化眾生,應根器、因緣、時機而說的八萬四千法門,法法俱圓通自性,周遍十方,十方無有來去,便是如來。明白及此,就再也沒有執禪、執密、執淨土之分了。佛性證真,就是如來身,沒有名相、言詞,禪宗說不立文字,也是基於如來禪心,直指本心,橫豎十方,遍不可盡,不可說、不可說之理義而建立。明白真如密語妙法,直指本心,當下開悟,佛就是我,我就是佛,無二無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