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佛法王开示
《印度法称大师略传》
法称大师出生在南印度的支玛拉雅地方,是南天竺婆罗门族,父亲是印度南方名:「胜顶宝」婆罗门优异种性,名叫外道「若年那札」。由于法称大师从小就学习到五明和外道教法,十八岁时,已经很精通外道一切教法和学问,后来读到佛教经典,而开始从佛教法护大师出家,受具足戒,学习经论;特别是在阿阇黎自在军座前听受「集量论」三遍,听第一遍时,心中的体会,即和阿阇黎的意旨完全无二的融入,听第三遍时,已成为上师座前的最好弟子。
法称大师自幼精通外道一切典籍,因此一一驳斥调伏那些外道贡高我慢学者和信徒,使之皈信三宝佛法,并新建一百多处佛寺,门徒数万人,而随行同住的祇有五人。
后来,法称大师到了花繁王的王宫门前,受到国王的迎请和供养,并为讲说佛典经论,但由于大师论著,都是甚深法义,通常都寄往各处最著名的高级佛学寺院讲授传阅,因此,大部份无佛学修养深厚基础的人看不懂,即使有一些看懂的人,也由于心中嫉妒,故意作毁谤和贬说,但阿阇黎法称说:「我的论著将遍行于各大城市大街小巷中,从而兴盛起来。」并且又说:「大部份人因无佛学高深修养素质,都喜欢一些庸俗的论著,由于没有智力慧性,不仅不能了解我的法教经论密意,而且因为嫉妒的垢染,变成了瞋恨。」
法称大师的论著很多,有释量论、定量论、净理论、理滴论、观相属论、成他相续论……等,共有七部,称为因明七论。
继后,班智达大学者帝释慧,对法称大师的论著,作了「释量论释」,但并未能将释量论中的各种密意,无误而精要的阐示出来,所以第一次呈给法称大师看时,阿阇黎用水把稿洗掉;第二次时,大师又用火将之烧掉;第三次时,虽然用字句解释出来,已然能有略为显示内意,但对真正的密意,则仍无法完全掌握。
法称大师的成就,在印度与龙树、提婆、无着、世亲、陈那诸尊大师,并称为六庄严。
托玛日及耶摩黎是法称大师的直传弟子,据说,耶摩黎也著作了「量释庄严论广释」。而札玛日的弟子律天与能乐二位大师著作了七部量论的释论。其后,宗喀巴的二位弟子,克主杰和贾曹杰,并有此类述作;后世,尤以僧成大师(根敦珠巴)所作之「释量论释」,深入浅出,义理明备,被奉为治学之圭泉,讽诵研学数百年而不衰,西藏拉萨寺院喇嘛僧侣,都把释量论列为必修课目之一。
节录自佛海世界中华民国佛教密宗研究学会八十三年会刊季刊第十五期第十九页圣佛法王仁波切 之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