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佛法王與漢密聖佛傳承 聖佛法王開示 協會近期活動 協會活動剪影 連絡我們 繁體中文 簡體中文

聖佛法王開示

「心」的自在純真,為改變命運與解脫的根本

聖佛法王金剛上師蔣巴貢噶圖燈確旺仁波切開示

學佛者須以出世菩提為根本,但也不可以捨離世間法,因為若我們不懂得世間法,如何來幫助眾生?尤其是末法時期中大部份的眾生,喜歡看到的就是一些感應,以及要能親身經歷到,或是要能幫助他的各種佛教法門,他才比較願意接 受。因此我們就有必要以世間法的方便來利益眾生。

希望大家都能以慈悲心與菩提心來幫助眾生,因為世界眾生的苦難,以及人生中種種病苦煩惱事實在非常的多,而這一切的不快樂以及煩惱,事實上都是由自己的心所顯現出來的,也就是由自己的心所造成的。我們來學佛,就要做一個 快快樂樂的學佛人,而不要讓人生中充滿了仇詐、煩惱、不自由與不自在,因為佛法就是活活潑潑的自性佛性。我們今天就要針對這個問題,為大家做一些簡短的開示。

佛法中有佛陀如來的本尊法,而我們為什麼要修這些諸佛菩薩的本尊法呢?這就是在讓我們表現內在身心的清淨覺知,也就是淨覺功德的能力,從這些修行的經驗中,讓我們去親身體驗諸佛如來之功德體性,並同樣的從我們的身心五蘊 中去轉化,而成就諸佛如來不二的五智光明功德的覺受。也因為如此,我們就可以從修持本尊法,或是唸本尊咒而現起智慧明空之本覺。

事實上,眾生之心本來就是空的,心本來就沒有實體,也因為心空了,才能顯現光明,故我們常談「明空明空」,也就是這個道理。有了空之後,我們光明的智性才能顯發,因此心的顯現本來,就是在於「自在」,如果心不自在,就會 受一切世間的無明與煩惱所障礙,原本心的明空也就會成為污垢的煩惱。學佛是為了從自己的內心來思惟,返聞自性,而不是受外在一切的塵囂,包括我們所看到的、聽到的,或是不明白的,來讓我們的心受到了障礙。因此只有心自在了, 才能得到一切安樂,若心不自在,當然煩惱就會很多。

學佛的心,就要像赤子之心一般的純淨,在大手印法門中就曾經提到,大手印就像一個孩童入了佛堂,他很自然的就會生起對佛菩薩拜拜的心,而不會像大人有所謂這個佛菩薩好與不好、有沒有感應等等的念頭,小孩子不會有這些疑惑 ,他的心是很純真的,純真的一心相信這就是諸佛菩薩,沒有分別,以此純淨的心、活活潑潑的心,就能與諸佛菩薩感應。因此我們學佛的心就要像孩童的赤子之心一般,沒有任何造作,非常的自然,這個「自然」也就如真道一般。

佛法常說,回歸自然就是佛道、平等心即是道、平常心即是道,這就是告訴我們,心要沒有任何造作,就像赤子之心一樣,若心有了虛假,則世間的一切都將不是真實的。心如果不空,就會有很多煩惱污垢,因此學佛的心就是要讓我們 用明空的自性,去了解一切萬物的真相,誰才是這個世界的主宰呢?不是命運,而是自己的心。所以師父常常開示,「心」為改變一切命運之根本。有的人可以用很慈悲的心去關愛世間上的任何一個人,也有的人對世間一切的人事物完全不 關心,只追求自己的利益。也因此每個人的人格、心性,智慧或是愚痴,會有不同的差別,而表現出來的,就是有的人過得非常的不如意,有的人則過得非常的如意快樂自在,因為他的心沒有煩惱,沒有世間種種的束縛,心中沒有任何拘執 ,他的心空了,因此可以容納一切。例如觀世音菩薩是非常慈悲的,而且這個慈悲是非常廣大的,可以接受一切眾生的毀謗與稱讚,包括對於世間一切的利樂種種,也都不會起任何分別,這就是真正的慈悲,又如彌勒佛的大肚能容天下物一 般。

學佛必須了解,自我之本心,本來就沒有實體,若心有了執我的關係,將會因此而無法與一切人事物溝通,並會造成許多的問題與仇恨,在修佛上,也將無法得到相應。從醫學的論點來看,很多人常覺得自己的身體不太好,其實身體與 心有絕對的關係,因為由心所產生的氣磁場,會使身體產生不同的變化,例如若血液循環產生障礙,也就會造成各種疾病的發生。又如夫妻間婚姻發生問題,常常爭吵,或是與他人之間產生仇恨的心時,一生氣起來,肝火就會很熾盛,甚至 造成仇殺的事件發生,輕者則會使人覺得吃不下飯。這就是因為仇恨的心,使血液循環產生阻礙,進而導至身中的各個器官都開始發生毛病。因此我們為什麼要教大家要修氣、修心?這也就是在讓所有的循環系統,能很自然的、很平和的保 持通暢。

有人覺得:學佛有用嗎?學佛其實就是針對人生的各種疑難問題而來加以對治,因此學密宗也好,禪修也好,學佛除了成就慈悲與菩提之外,就是要來看清,世間的一切障礙,與「心」有著很大的關係,因此佛才教我們,要從佛法中得 到解脫,讓我們的心能看開一切,了解到心本來就是空的。既然是空的,你為什麼要把這些煩惱放在心裡面呢?煩惱就像垃圾一般,若把這些放在自己的身體中,血液就會產生毒素,當肝臟、心臟產生了毒素,身體自然就會發生許多障礙。 因此當身體發生障礙時,第一個就是修心修氣脈,而修氣脈也有它不同的方法,例如對於年輕人,就要教他用靜的方法來修心為主,氣為輔助因為年輕人好動,血氣方剛,動不動就與人發生爭執、打罵,因此就要教他靜的,讓他調養自己的 心,使心能歸入於較平靜安穩的境地。而到了中年,也就是大致在三十五至四十歲以後,人的身體就會開始漸漸衰弱,這時動靜都要兼備,也就是先要以「靜」來修自己的心,使心能放空,看清自己過去四十歲以前的經歷,並將這些人生中 的種種障礙都放開,不要再讓過去的煩惱存在於心中,因為這些都只如垃圾一般而已。而為什麼要再兼練動功?因為到了四十歲以後,身體的骨骼、血氣等等,都會開始慢慢的衰弱,因此要開始練動功,使血氣能保持通暢。而到了老年時就 不一樣了,這時就要練動功,因為這時在人體中的鈣質,以及津液、血氣等等,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流失、減弱,所以就要藉著運動來使身體的這些組織功能再回復起來。然而大部份練氣脈法門的人,第一不懂得配合四時八節,第二個不 懂得配合少年、中年、壯年、老年的各個方式,因此學習的效果當然就會有差異。

佛教修習氣脈的法門,不但符合於科學,也是相合於現代的醫學的,因為心與氣血是息息相關的。學佛就是要改變這個心,改變了心以後,才能改變我們的血氣,一個人如果心中充滿仇恨的心,一定也會影響到身體各個五臟的功能,血 液循環也會因為這些心的障礙而產生毒素。對於這些身體上的疾病與障礙,我們可以藉著禪修,或是佛法、氣功,來使身體的狀況與人際的關係,皆得到改善。

學佛不但要學習各種對治障礙的方法,也要用大慈大愛的心、用平等的心去包容別人。要了解到我們曾經歷許多痛苦障礙,同樣的,每一個眾生也是如此,因此真正佛法的慈悲,就是如許多諸佛菩薩的發心一般,因為自己經歷了痛苦, 而能了解到眾生的困苦與痛苦。學佛也就是要能從自己的身心中,了解到眾生需要我們用各種方式來幫助他們,因此一位真正學佛的人,一定要以慈悲心與平等心來與世人共處,如此才能成就一切。否則學佛若缺少了愛心,將會因為心中沒 有了愛,而使仇恨心不斷的增加。

學佛除了要以慈悲心來對待一切眾生,就如對待自己的父母、子女一般之外,還要推己及人,感念眾生的所有恩澤,有了眾生我們才能成就一切。例如我們所吃的米、菜,所穿的衣服是來自於哪裡?就是來自於十方世界的每一個眾生! 因此我們要感念一切眾生辛苦的付予。同樣的,每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有需要他付出一份心力的時候,沒有人可以獨立來生活。修佛不是只修自己而已,而要能感念眾生的一切恩德,如此自己才能得到成就。

學佛要先能了解,如何用心來觀照世界的一切現象,要能認知「心」的本來也就是明空的體性,所謂「明空的體性」也就是在告訴我們,不要把所有不必要的事物放在自己的心上,並建立起正確的認知,以智慧去看清世界的一切。

學佛者不要讓一切的煩惱沾污到我們的身心,要活活潑潑、快快樂樂的,對一切事物要以平等、自在的心來看待,心能自在,生活才會快樂,因為煩惱、不快樂都是自尋的。能捨掉心中的煩惱,我們的身心也才能得到健康與快樂,否則 若不了解這個道理,而將這些垃圾一直往身心裡面塞時,將會造成毒素的根源,如此我們的身體就自然會產生很多惡劣的現象。

佛家所說的真正得到身體健康的方法,其實就是如上述所說的,要從身心兩方面下手。很多人動不動就去看醫生,其實這有些都是「假病」,例如有的是因為內心的孤寂,有的則是對事物產生不平衡的心態等等,因為他無法了解世界的 真相,所以對一切世事無法看得開,以致受萬物虛偽的假相來蒙蔽了自己心的本明的靈泯,往往因此使自己做出一些不應該做出的煩惱事出來,一切身心痛苦的障礙,都是因為這樣而產生的,也造成了內心的不安穩。

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家庭中,家庭會不會和樂?夫妻之間能不能恩愛?子女會不會孝順?其實這些人生的路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而不是別人。很多人都感嘆說子女不孝順,那就要看你自己平時怎麼教育子女,或是自己如何去對待 自己的父母,因為小孩子有樣會學樣,沒樣會自己看。學佛要了解,學佛的心要活活潑潑的,沒有作假。例如有人常說,師父就像小孩子一樣,師父也常說,確實師父就像個小孩子一般,因為師父的心不會造作、沒有虛偽,包括我們的祖師 仁波切也是如此,仁波切已經八十歲了,但在很多時候他就像個小孩子一般,雖然他身為一個非常尊貴的法王,但他卻沒有任何一點的造作,不會覺得自己是法王就如何如何了,仍然很慈悲的對待及加持一切眾生,這就是佛法的純真佛性功 德。


回聖佛法王開示目錄
漢密聖佛金剛乘•世界佛教聖佛山派•大密宗佛海門

c 2008 Han-Tantra Vajrayana. All Rights Reserved.[轉載圖文請先徵求同意]

臺北佛海禪寺 地址:臺北市和平東路三段268樓 

桃園佛蓮禪寺 地址:桃園巿龜山區和平街323

聯絡資訊 佛勳阿闍梨 電話:0939-112585